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
旗帜中央缝一个金黄色的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五角星正中央是镰刀和斧头图案,代表工农;靠旗杆有一条十厘米宽的空白,上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番号。整面旗帜的含义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武装。
一面庄重、神圣、鲜艳,凝聚工农革命意义的军旗就这样诞生了。 军旗样式确定之后,一师师部决定连夜赶制100面军旗。裁缝出身的班长张令彬购买了布匹,县总工会委员长徐光华请来了县里几乎所有的裁缝以及会针线的妇女。就这样,在修水县城的一家祠堂里,一面面红色的旗帜、一条条红色的识别带、一个个红色的袖套,在飞针走线中制成。 秋收起义前夕,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军旗在师部特务连战士的护卫下,首先飘扬在师部的上方。就这样,第一面革命的红旗打起来了。第一师第一团全体官兵颈系红领带,臂佩红袖章,浩浩荡荡地奔向平江,打响了秋收起义的第一枪;第二团、第三团在安源、铜鼓也打响了暴动的枪声。从此,武装斗争的熊熊烈火迅速燃遍了湘赣边界的辽阔土地。
在滚滚红流中,毛泽东吟就了著名的《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 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摘自《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