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江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无障碍浏览
|
开启辅助工具
1
2
3
4
5
网站首页
政务资讯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专题专栏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资讯
>
工作动态
>
县区要闻
融出新优势,合出新动能!瑞昌文旅融合让“诗与远方”从美好憧憬成为可以惬意享受的美好体验
发布时间:2025-03-17 17:05:31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
活化焕新、古色今香的老城赤乌文化街区,千年炉火不息、文脉不辍的瑞昌铜岭铜矿遗址博物馆,休闲观光、农旅融合的瀼溪田园……一系列重大文旅项目“全面开花”;幸福里·水云间、梦里水乡·花海武蛟、夏日生态农庄……一批乡村旅游景点成功入选江西省3A级乡村旅游点。回顾2024年瑞昌文旅融合事业发展,可谓“一路繁花”,收获了满满的回忆、感动和继续前行的力量。
在这片热土上,山水与人文相互交织、古老与现代完美碰撞、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凭借着鲜明的文化特色和独特的城市气质,瑞昌文旅热度持续升温,“不一样的瑞昌”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看见。
深化农文旅融合
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4年12月的冬天,大地绿意寥寥。然而,在南义镇的一座废弃矿山上,葱茏绿意正在不断蔓延。这里是南义生态修复竹编文化园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栽种竹子、搬运草皮、砌路沿石……各项施工正井然有序地进行着。从空中俯瞰,一座矿山坑里的竹艺文化园已凸显雏形,曾经千疮百孔的废弃矿山正在“华丽变身”。南义镇政府联合其他部门正在对这座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治理,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瑞昌竹编作为主题,将其建设成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山体竹艺文化园,为当地群众和游客提供一个休闲娱乐观光、感受非遗魅力的好去处。
在建的竹艺文化园值得期待,建成的幸福里·水云间更是让人感受到触手可及的幸福。南义镇东升村依托依山傍水、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打造了集生态、康养、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幸福里·水云间民宿。南义镇党委副书记彭呈仁介绍,幸福里·水云间民宿与周边秦山风景名胜区、武宁鲁溪洞、巾口花千谷、庐山西海等旅游点形成一小时旅游经济圈。
截至2024年底,
民宿近年来经营收入累计190万元,带动了216人次就业,不仅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让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时间回拨至2024年阳春三月,“走!武蛟花海踏青去。”这是瑞昌人与武蛟的一场春日浪漫约会。当油菜花竞相绽放时,便是武蛟乡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万亩梯田花海、国际乡村马拉松赛、落日露营基地等亮点景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参观。近年来,武蛟乡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依托“油菜花经济”,着力打造高质量农文旅活动项目,持续擦亮油菜花海这张“金色名片”,如今已成功举办4届油菜花节。2024年油菜花节系列活动更是圈粉无数,活动带动周边零售、餐饮为主的消费金额超110万元,餐饮消费同比2023年增长40%,零售消费同比2023年增长25%,累计参与游客超8万人次。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花园乡举办首届“白茶采茶节”南屏茶旅文化活动,夏畈镇铜源剪影文化园成功举办音乐烟花大会等节庆活动,国营赛湖农场成功获评全国乡村休闲观光农业五星级精品点……一个个乡村文旅项目也纷纷交上了“亮眼答卷”,瑞昌正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之路。
坚持传承创新并举
点亮城市文旅“新地标”
漫步在瑞昌老街古巷,你是否还记得它曾经的模样?经过一年多的改造升级,如今的瑞昌老城,粉墙黛瓦的四角门,雕栏画檐的城隍庙,古朴大气的赤乌场,店肆林立的望仙桥……既留住了醇厚质朴的“老味道”,也注入了朝气蓬勃的新活力。
2024年国庆期间的热闹,至今令人回味无穷。赤乌庙会系列活动在焕然一新的老城赤乌文化街区盛大开启,市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品庙会游街、看喷泉表演、逛灯市集市文市诸市,行人如织、摩肩接踵、人山人海的热闹场景仿佛还在眼前。自老城改造以来,瑞昌坚持以保留与保护城隍庙建筑群的传统文化为核心,致力于将老城赤乌文化街区打造成集文化活动街区、大型礼仪和文化广场、新商业街区和市民游客集聚地为一体的城市记忆文旅商业综合体,真正实现了让市民群众在家门口体会烟火气的城市生活。“我刚从外地打工回来,经常带孙子来城隍庙这里逛一逛,这里建得挺好的,给了我们市民一个休闲娱乐的地方。”市民李金河面对采访说道。
这边赤乌庙会带来的热潮还未褪去,瑞昌铜岭铜矿遗址博物馆迎来开馆日为2024年金秋十月增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这座千年遗址终露真容。作为国内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铜矿,瑞昌铜岭铜矿遗址蕴含着丰富的科学信息、历史记忆、文化精神和社会认同,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瑞昌市委、市政府坚持“保护”与“活化”并举的理念,立足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目标定位,着力
将铜岭铜矿遗址打造成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新名片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要基地,充分发挥其传承文脉、服务社会、优化环境、带动发展的重要作用,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保护利用成果,得到更为丰富的文化滋养。
精彩远不止于此。作为瑞昌市首个农旅深度融合的项目,瀼溪田园自2024年7月面向公众开放以来始终保持“热辣滚烫”态势。许多市民游客纷纷前来打卡、拍照、游玩。园区内规划设置的无动力乐园、开心农场、露营基地、水上乐园等游玩项目,为游客提供丰富娱乐体验的同时,也能感受悠久的农耕文化,让“诗和远方”变得触手可及,如今已成为市民游客节假日亲子观光、亲近自然的热门场所。
聚力重大项目攻坚
迈上文旅发展“新台阶”
收获,从来都没有捷径,也没有从天而降,而在于一如既往的默默耕耘,一以贯之的辛勤浇灌,以及一抓到底的信心决心。2024年以来,瑞昌市围绕“决战大工业、开辟新赛道,奋力打造长江之滨活力新城”的发展思路,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助推文旅事业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
瑞昌市文化旅游发展中心主任严春智告诉笔者,“在瑞昌铜岭铜矿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过程中,面对文保项目审批手续复杂、建设资金不足、博物馆年久失修等困难,我们多措并举,协力推进。成立瑞昌铜岭铜矿考古遗址公园项目推进指挥部,由瑞昌市领导担任指挥长,统筹推进遗址公园建设。组建工作专班下设综合协调组、设计招标组和现场推进组,分工协作,合力推进。建立周调度、月汇总的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并打通项目建设中的‘
肠梗阻
’,确保攻坚目标顺利完成。”
产业发展,规划先行。2024年以来,瑞昌市抢抓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战略机遇,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紧紧围绕构建“文化优势”“旅游资源”“核心景区”“品牌城市”“业态融合”“要素保障”六大板块,厚植山、水、田、遗址、红色、体育等文化旅游资源,厚培“长江文化”“非遗项目”“体育旅游”“工业旅游”等特色优势,通过系统谋划、聚焦优势、打造品牌、融合业态,顺利推进了瑞昌铜岭铜矿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赛湖农文旅融合示范项目、老城赤乌文化街区、瀼溪田园农旅综合体四大重点文旅项目,完成投资6.6亿元,有力推动了文旅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当前,瑞昌文旅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踏着文旅融合蓬勃发展的时代节拍,瑞昌将始终立足本土文化特色,秉持传承创新的发展理念,继续谋划推进一批文旅项目,让“诗与远方”从美好的憧憬成为可以惬意享受的美好体验,实现城市与游客之间的“双向奔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