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市旅游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9-02-18 08:54 来源:本网字体: [大 中 小]
- 信息类别:
- 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 生成日期: 2019-02-18
- 公开时限:
- 公开范围:
-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0-17409
- 责任部门:
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方向、以发展为目的,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形成以庐山为核心的牯岭景区、环山景区、西海景区、鄱湖景区布局,全面打响“庐山天下悠”全域旅游品牌,实现“山上做精、山下做大、环山做强”,推进山江湖城联动发展。以文化旅游机构改革契机,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总思路,以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为重点,落实市级文旅机构改革任务,2019年力争实现旅游人次和收入增长15%以上。
1、突出文旅融合,推动旅游全域发展。明确“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思路,严格落实《九江市机构改革实施方案》,推进文化和旅游部门职能、业务、人员融合到位。打破文化和旅游行业边界,设计好内设部门职能,确保履职到位。细化《市委 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任务,明确部门、各地责任,加强调度督查;建立旅游项目联审、旅游投融资、旅游规划公众参与、旅游标准化、旅游工作考核激励等机制,推动全域旅游由部门行为向政府统筹转变。着手策划启动《九江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
2、突出项目牵引,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紧紧围绕九江市委“重大项目见效年”部署,抓紧重生、衍生、新生一批旅游项目。建立市级旅游重点工程“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加强调度,加快环庐山旅游轻轨、庐山石雕公园、庐山演艺中心、海会“云雾小镇”、环西海旅游公路、环鄱阳湖旅游码头等项目建设;建成宁州水乡、庐山〃四季花城、归宗景区、牯岭艺术小镇、西海舰队球类运动休闲中心、花千谷二期等项目。
3、突出宣传创新,扩大入境旅游市场。以入境游为突破口,紧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区域,定位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开展主题推介活动。把网络媒体效应放在首要位置,整合宣传、文化、旅游、招商等部门的优势资源,深挖山水文化、诗词文化、茶文化、泉文化等内涵,聘请专业团队策划话题炒作,在全市范围内统筹策划安排旅游节庆活动,积极争取中国诗词大会擂台赛永久承办资格,高水平举办中国(九江)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话题”。
4、突出品牌创建,助推景区优质提升。以“旅游景区优质旅游先锋行动”为抓手,加快推进景区转型发展,着力做强做优旅游景区。建立九江市旅游品牌创建评审专家库,成立九江市旅游资源开发评审委员会。积极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工作。推进庐山和庐山西海申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工作,推进庐山市“全国旅游百强”县和武宁县“生态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庐山西海创建国家5A级景区,加快共青城市、石钟山等景区创5A级步伐。推动一批条件好的景区(点)创建国家、省级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休闲区。2019年新增4A级景区5家,3A景区10家。
5、突出部门联动,优化旅游市场环境。一是联合相关部门围绕重点打击“四黑”(黑车、黑社、黑店、黑导)持续开展“春雷”、“风暴”、“秋风”等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健全“1+3+N”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实现旅游执法和投诉受理“全天候”和“全覆盖”。二是提升行业服务和管理水平。规范旅行社的业务经营,完善游客满意度调查制度,提高旅行社服务质量;做好旅游安全工作,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三是加强对旅游协会的指导,加强行业自律、维护行业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6、突出政策扶持,助推乡村旅游发展。修订完善《九江市乡村旅游创建实施办法》,积极立项申报各类创建项目。同时联合市农业局、村建办开展农庄景区化工作,通过村点共建、点线结合、区块联动,着力打造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线路。2019年新增A级乡村旅游点、星级农家旅馆2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