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 九江将打造国际旅游名城

发布时间:2021-09-27 15:45 来源:本网字体: [ ]

  • 信息类别:
  • 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 2021-09-27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1-536840
  • 责任部门:

9月2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九江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从会上获悉,九江将实施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国际旅游城市。未来五年,新增5A级旅游景区1-2家、4A级旅游景区20家以上,高等级旅游景区总量位居全省、全国前列;旅游总收入力争突破2000亿元。

坚持把九江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

  坚持山区、湖区、沿江、沿路“片区联动”,按片区每年举办一次旅游发展大会,在“面”上科学规划、优化布局,在“线”上串珠成链、优势互补,在“点”上挖掘特色、提升品质,加快形成全域景区化。坚持景区旅游、城区旅游、乡村旅游“三箭齐发”,大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形成旅游全域化。

唱响做实“庐山天下悠”品牌

  聚焦“一体化、集团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改革目标,持续深化庐山管理体制改革,力争三年左右时间实现庐山旅游上市,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着力把庐山打造成全省旅游龙头、全国旅游标杆、世界旅游胜地。按照“山上做明珠、山下串珍珠”的思路,加快推进牯岭风貌改造、融合发展通道、环庐山轻轨、高速出入口提升、环山旅游绿道等设施建设,打造环庐山旅游圈,推动山上山下一体发展。依托庐山旅游品牌,加强市场营销,办好旅游节会,推动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向电影节升级;探索推行旅游联票机制,重点打造“山盟海誓”“诗书浔阳”“信步江湖”等一批精品线路;加强跨区域、跨境旅游合作,提升旅游市场占有份额。

推动旅游业态多样化

  牢固树立“旅游+”“+旅游”理念,推进多要素集聚、多产业叠加、多形态组合,不断深化文旅、农旅、体旅等融合发展。文旅融合方面,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加快推进渔乐方舟、蓝城康养度假村、世纪博纳影视城、浔阳古城、国韵文化城等大型文旅综合体建设运营,积极盘活大千世界等旅游项目,着力激活浔阳楼、烟水亭、琵琶亭、锁江楼等旅游地标,加快培育假日经济,搞活会展经济,繁荣夜间经济,扭转“游客不落浔阳城”的局面。

  农旅融合方面,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特色村镇、新农村建设点,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特色民宿、观光休闲、教育科普和农事体验等农旅项目,推动乡村旅游多元发展。体旅融合方面,按照“一县一品”的思路,以举办省运会为契机,加快开发水上运动、低空飞行、马术、垂钓等体旅特色项目,打响瑞昌羽毛球、武宁网球、西海足球、庐山和赛城湖马拉松等体旅赛事品牌。充分发挥九江山水资源禀赋和生物多样性优势,以吴城候鸟小镇、鄱阳湖江豚基地等为重点,培育发展特色生态旅游。

全面提升九江旅游美誉度

  不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加大旅游执法力度,严厉查处黑车、黑导、黑店,营造诚信、有序、健康的旅游环境,让九江旅游的美誉度、满意度与知名度同步提升。